8月26日,河南省政府与我国邮政集团签署协作协议,我国邮政航空纽带项目在郑州航空港区正式发动。
在外界看来,这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落地,对郑州而言可谓一场“及时雨”。
最新数据显现,到8月初,鄂州花湖机场本年货邮吞吐量已打破50万吨,力压郑州机场,排名全国第五、中部榜首。而在此之前,郑州已占有中部榜首航空货运纽带的方位多年。
这场纽带之争,正迎来新的格式改变。
不久前,民航局、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《关于推动世界航空纽带建造的辅导定见》,提出加强世界航空纽带功用系统建造,加速推动“3+7+N”世界航空纽带功用系统建造,特别“点名”22座城市。
其间还说到,高质量推动鄂州等专业性航空货运纽带运营,加速郑州世界物流中心、合肥世界航空货运集散中心、天津世界航空物流中心建造,不断提高航空纽带货运功用。
一场新的“天空之战”现已打响,谁能青云直上?
全国共有250多座民用运送机场,还有一大批机场在如火如荼建造中,被点名的22座城市,凭什么锋芒毕露?
由于它们不只都是客流量千万级机场,也都坐落经济兴旺城市,有杰出的区位。依据民航局开展计划司相关负责人的解读:
3是强化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世界航空纽带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用;
7是提高成都、深圳、重庆、昆明、西安、乌鲁木齐、哈尔滨等7个世界航空纽带区位门户复合型功用;
N是提高大连、南京、杭州、合肥、福州、厦门、济南、青岛、武汉、长沙、南宁、海口等若干区域航空纽带功用,稳步推动专业和归纳性航空货运纽带建造。
另一方面,“3+7+N”与所在城市的经济实力不完全重合。
只要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座城市被定位为“全方位门户复合型纽带”,无可争议。
北上广是三大航总部所在地,除了航空旅客吞吐量、世界航线数量稳居前三,也都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,当之无愧的世界交往中心。
第二队伍有成都、深圳、重庆、昆明、西安、乌鲁木齐、哈尔滨7个城市,被定位为区位门户。
除了成都、深圳、重庆、西安之外,昆明、乌鲁木齐、哈尔滨的经济体现均不亮眼。
反观我国GDP前十的南京、杭州、武汉,仅居于第三队伍。最强地级市、GDP第六的姑苏更因没有机场,连上桌的时机也没有。